时间:2017-06-09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材料一: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,著名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,享年105岁。杨绛先生出生名门,天赋文才,不仅在文学史上开辟了自己的一方天地,还因与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动人爱情而备受艳羡。先生希望: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,不惊扰大家,不麻烦大家。 材料二:钱钟书先生在世时,他从来不见记者,不上报纸,也不上电视,甚至一些所谓的学术活动也不参加。钱钟书先生去世后,杨绛先生也如出一辙。有极高社会声誉的她,婉拒一切媒体的采访,从不开作品研讨会。“安安静静写作,平平淡淡度日。”这是杨绛的愿望,她做到了。 材料三: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。她家里从未装修过,一张纸,连背面还要用一次,玻璃罐头,洗净了重复用。就是这样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,在90岁那年,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,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,以“好读书”为名设立奖学金,并宣布,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及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。
20.阅读材料,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( )(3分) A.图一的数据表明杨绛先生去世的有关消息被大面积传播,但这个事件没有在媒介议程中持续太久。 B.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出“先生”是和杨绛相关度最高的称谓,朱熹集传曰:“先生,首生也。”此处是对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的尊称。 C.“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,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,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。”周国平此番话语是对杨降先生期望安静离世的充分认可。 D.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。”这是杨绛先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的句子,这恰恰是先生安于现状,悲观隐世,强调自我个性的心境写照。 21.请从第一、二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。(4分) 材料一: 材料二: 22.请针对材料三补充一条微评论。(3分) 微评论①:她和钱钟书先生一生只为学问,这种专注与淡泊,这种纯粹与简约,试问当下,能做到的又有几人? 微评论②:
15.(4分)相约特殊会面 谎言安慰母亲 16.(4分)示例:“窗外飘过蓝衬衣”既暗含了文章主要事件,又凝聚着母子真情挚爱;该标题动静结合,富有诗情画意,如特写镜头,让人难以忘记。 17.(4分)示例:平实的语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,有错过与母亲相见机会的懊恼之情;也有让母亲白等了好长时间的愧疚之情;还有母亲节俭过日子辛苦养育自己的无限感激之情。 18.(5分)示例:(1)当儿子为去参加作文竞赛还是回家见母亲而犹豫不决时,虽没有明说,母亲却立即明白了他的心思。(2)作文竞赛后,母亲在儿子打电话之前就已经等候在邻居家里了。(3)听到母亲开心的笑声,儿子知道此时若说出真相,母亲一定会很伤心失望,于是他果断决定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去安慰母亲。 19.(3分)A |